" 這次不是快閃,是我們淺思生慮,繼武漢之后的——第二個大城市。"4 月 2 日,茶顏悅色官方公眾號發文稱,將在重慶首開四家門店。這個出生于長沙的茶飲品牌,短短幾年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 " 網紅 " 產品,更因其 " 只在長沙開店 " 的經營特色,被貼上 " 長沙特產 " 的標簽。
然而,2020 年茶顏悅色宣布將進軍武漢市場;2021 年,茶顏悅色又去到了湖南的株洲、岳陽、衡陽、湘潭 …… 不難看出,如今又選擇擴張至重慶的茶顏悅色,正準備走向全國,成為隨手可得、隨處可見的奶茶品牌。
可當地域特色消失,茶顏悅色能走多遠呢?
翻看茶顏悅色官方公眾號可以發現,在 2020 年《關于茶顏悅色 2020 年外區規劃自白》一文中,茶顏悅色把對外擴張說作 " 脫離舒適圈,革自己的命 "、" 是為了以后更從容地活著 "。
2021 年末,# 茶顏悅色長沙 80 家門店臨時關閉 # 的話題登上熱搜,在茶顏悅色看來,這是疫情之下所要承擔的人流減少帶來的結果。于是在最新的《下一站,重慶!》一文中可以看到,茶顏悅色沒有了兩年前的故作淡定,直白地寫到:" 面對這波比去年更猛的疫情,和更加不確定的 2022,為了讓更多被迫閉店的小伙伴能有事干,這次我們必須去找尋更大的市場,更多的城。"
但其實,茶顏悅色所面對的困境并不僅是疫情帶來的閉店潮。2021 年 11 月,關于茶顏悅色 " 份量減少,口感不好 " 的負面評價出現在各大平臺;2022 年 1 月 5 日,茶顏悅色宣布價格調整,大部分產品上漲一元;如今在社交平臺上搜索 " 茶顏悅色 "," 辱女 "、" 拖欠工資 " 等字眼緊隨其后。盡管官方對于這些事件都作出了聲明致歉,但大眾對于茶顏悅色的好感度已經大不如前。
據內部消息透露,疫情期間的茶顏悅色一個月虧損金額超過 2000 萬,員工數一夜銳減兩百余人。這個曾經的新茶飲市場頭部品牌 C 位,此時似乎變得不堪一擊。選擇 " 出走 " 對于茶顏悅色來說,是迫不得已,更是想要抓住這唯一的救命稻草。
為了順利度過 " 寒冬 ",喜茶宣布告別 30 元、奈雪的茶最低價位降為 9 元、書亦燒仙草平均一個月上新 2-3 樣新品 …… 各大品牌無所不用其極,渴望能抵擋住疫情的沖擊。這些看起來有些無奈的自保之舉,卻不知不覺間加劇了奶茶業的 " 內卷 "。
而被卷入這場大逃殺的茶顏悅色,不僅選擇漲價,還離開了長沙,放棄了本身贏面最大的地域獨特性。當茶顏悅色逐漸轉變為泯然眾人的普通茶飲,又該靠什么挽回大眾的心?
" 生命在于折騰,也在于回頭能反思。" 我們希望茶顏悅色真能如它的小作文一樣真誠,也希望后面這一路,茶顏悅色能像它說得那般 " 邁得腳踏實地 "。
參考資料:
茶顏悅色公眾號
《2021 年新茶飲研究報告》
《2020 上半年中國最受消費者歡迎的茶飲品牌排行榜 TOP20》
《茶顏悅色 " 塌房 ",新式茶飲 " 恐慌 "》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肖雨菲 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