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年前,臺灣地區中華航空公司(后簡稱為 " 華航 ")曾在民進黨當局要求下,進行荒謬的所謂 " 正名 " 行動,包括更改機身涂裝,增加具有 " 臺灣意象 " 的國際標識等。但近日華航新購入貨機被發現機身涂裝恢復往常。
據臺媒 9 日報導,民進黨 " 立委 " 昨天在 " 立法院 " 質詢相關情況,臺 " 行政院長 " 蘇貞昌只能承認在機身涂裝方面確實做出了努力,但此舉也導致航班無法飛往大陸和香港。
他還強行找補稱,如果飛不出去,反而更沒有人能看見臺灣,自我安慰道 " 總有一天臺灣會重要到被世界看見 ",這樣飛機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據媒體早前報導,2020 年華航曾協助臺當局運載防疫物資支持歐洲等地,但因機身上的 "CHINA AIRLINES" 字樣引發民進黨當局不滿,被要求檢討涂裝。
蘇貞昌在那年的 4 月 14 日受訪時曾聲稱,華航運送物資時,全世界感謝臺灣,但因為華航機身上標有 "CHINA",讓很多國家民眾誤以為是中國大陸送的口罩," 我們吃這種虧很多 "。
島內綠營隨即借機炒作,個個摩拳擦掌要給華航 " 改名 "。臺 " 立法院 " 當年還通過了華航 " 正名 " 公決案,要求華航積極研議具有 " 臺灣意象 " 的國際標識。
這一年的年底,華航引進的 3 架新貨機,其機身上 "CARGO" 字樣的首字母 "C" 中藏入了臺灣島形狀的圖標,"China Airlines" 字樣則被縮小后放到了機尾部分。
然而,此舉遭島內網友怒罵 " 多此一舉 "" 浪費錢 " 不說,大陸網友更品出了另一層意思,"C 代表 China,China 里有個臺灣,沒毛病 ",一句話又讓綠營人士破了大防。
一晃兩年過去了,臺媒《聯合報》近日突然發現,華航新購入的貨機剛剛完成涂裝,但其機身上 "CARGO" 字樣的首字母 "C" 恢復往常,沒有了內嵌其中的臺灣島標識,引發網友關注。
據臺媒 9 日報導,民進黨 " 立委 " 邱志偉昨天在 " 立法院 " 質詢華航 " 正名 " 進度以及未來規劃時,蘇貞昌承認在飛機涂裝方面有做出努力,但此舉確實讓華航 " 飛得出去 " 成了一個難題。
《自由時報》稱,蘇貞昌表示涂裝修改影響了執飛,這些華航航班無法飛往大陸與香港,包含香港、上海、深圳、廈門、廣州、鄭州的行程都已取消,華航出現調度困難。
落入如此境地,純屬是民進黨當局自作自受,但蘇貞昌仍是要挽尊,強行找補稱他當時就說過 " 要飛得出去,也要看得見 ",但如果只是看得見但飛不出去,反而更少人看見,還表示與航線相關的事宜并非如此簡單,目前仍有待繼續努力,自我安慰道 " 相信總有一天臺灣會重要到被世界看見 ",這樣飛機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針對島內一些 " 臺獨 " 政黨和團體不斷鼓噪 " 正名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曾應詢表示,島內一小撮 " 臺獨 " 分裂勢力利令智昏,借機生事,大肆鼓噪并加緊推動一系列謀 " 獨 " 活動,企圖把兩岸關系推向危險邊緣,把臺灣同胞推向災難深淵。我們正告這些 " 臺獨 " 分子必須懸崖勒馬,膽敢以身試法,必遭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