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平臺展示的帳號 IP 屬地為用戶最近一次發文或評論時的網絡位置,境內展示到?。▍^、市),境外展示到國家(地區)。
帳號 IP 屬地以運營商提供信息為準,相關展示不支持手動開啟或關閉。
平臺方表示,此舉為維護真實有序的討論氛圍,減少冒充熱點事件當事人、惡意造謠、蹭流量等不良行為提供了新方案。
如今網絡暴力、冒充造謠等行為已然滲透到了互聯網的方方面面,這些網民躲在鍵盤背后,利用虛擬身份肆無忌憚地帶節奏、抹黑造謠,制造出了一起起本可避免的悲劇事件。
更早前的 1 月 24 日,年僅 15 歲的劉學州也在遭受大量的無端指責、網暴攻擊后,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另外還有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的周女士,個人信息在網絡中被瘋傳,不少人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嘲諷、攻擊她 " 千里送毒 ";東航遇難乘客家屬因在抖音發布了一條緬懷視頻,隨即部分網友瘋狂指責該家屬利用親人去世蹭熱點,并展開大量的惡意辱罵攻擊。
業界主流觀點均認為,此類蹭熱度、博流量、帶節奏等行為,無疑是各起悲劇背后那雙推波助瀾的黑手。而施暴者們之所以能肆無忌憚地展開此類行為,與利用虛擬身份躲在鍵盤背后有著很大的關系。
讓這些施暴者們無法再安然無恙地躲在鍵盤背后,需要一系列組合舉措共同發揮作用。而展示賬號IP屬地無疑是這"組合拳"中的重要一步。
今年 1 月,微博在回應劉學州事件時表示處置了 92 個相關賬號,其中 40 個實施網暴行為的賬號被永久封禁。
另外微博擬上線一鍵開啟 " 防暴模式 ",用戶可以在隱私設置里對評論博文和私信的人加以限制;還可以開啟 " 評論防火墻 ",由系統自動屏蔽人身攻擊和惡意騷擾的內容。3 月 11 日,該模式在微博正式上線。
相較于其他平臺,微博這一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綜合考慮評論、私信等各個場景的不同行為特征,提前發現潛在被攻擊用戶,做好前置環節的預警提示,引導高風險用戶主動開啟一鍵防護功能,進一步減少和預防用戶遭受言論攻擊的情況。
其他平臺方面,知乎有強制關閉評論、強制開啟評論預審等功能," 系統 + 人工 " 雙重安全評估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過濾一些攻擊性內容。
主管部門也在大力推進相關問題的整治。今年初,相關部門開展了為期 1 個月的 " 清朗 · 2022 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 " 專項行動,其中重點整治的五個方面任務,排在首位的就是 " 網絡暴力、散播謠言等問題 "。
人民日報也曾發表評論稱,誰都不愿生活在一個烏煙瘴氣、暴戾恣睢的空間,任由網絡抹黑、網絡暴力蔓延,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所以對網暴等行為的整治,該出手時就出手。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曾憲天 實習生 婁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