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2 日,昆明部分超市老壇酸菜方便面帶文件重回貨架一事,引發公眾關注。估計是承受了較大的輿論壓力,很快,康師傅(昆明)方便食品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發布聲明,要求全部撤回其在超市張貼的嵩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文件。
該聲明表示,此前張貼文件僅用于說明康師傅昆明分公司生產的老壇酸菜牛肉面所使用的老壇酸菜料包供應商不涉及 3 · 15 曝光的供應商,在關注媒體報道和廣泛了解社會大眾的反饋意見之后,感到公司在此事件上的處理方式不當,對張貼文件事宜表示歉意,并表示后續公司將在社會大眾、媒體等公共渠道單位的監督下反思和改進。
產品質量怎么樣,本應交給消費者評價,因為消費者最有發言權??墒窃诙刀缔D轉一大圈之后,相關公司才頓悟此理,也是讓人醉了。
說實話,在 " 土坑酸菜 " 風波之后,廠家要進行危機公關、修復形象、重新獲得市場認可,這樣的心理很好理解。畢竟,冷不丁出這么大事,給廠商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說 " 局部 " 遭遇滅頂之災也不為過。
但是,挽回影響的路徑千萬條,可有關企業偏偏選了一條 " 捷徑 ":找行政機關給其 " 背書 "。那隨貨架亮相的文件,簡直像是給酸菜面鑲了金,可就是透著一股 " 酸味 "。
行政機關為本地企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其解難,這個可以有。但是在此事中,一個難以繞過去的悖論是:" 土坑酸菜 " 事件的爆發,說明某些監管部門有監管不到位之嫌。既然如此,那 " 背書 " 能力和權威性又有多大?
企業和相關行政部門合作,致力于消除事件帶來的影響,本身并不是壞事,但是也得看是什么事、什么訴求,能不能經得起事物規律和歷史考驗,能不能過得了群眾這一關。
但現實情況很顯然,對于這種 " 力挺之策 ",網友表示不習慣,很多消費者則表示不會考慮購買重新上架的康師傅老壇酸菜牛肉面。這意味著,這一場關于 " 證明食品安全 " 的神操作,幾乎沒有好效果。
此事也為有關企業和有關部門說明了一個教訓,凡事不可任性來,低調一點更好。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要讓群眾吃好贊好,根本之道在于抓好食品安全管理,以商品品質取悅人心。很多時候,空說再多 " 好話 " 也沒用。與其想盡招數,不如臥薪嘗膽、扎扎實實做好細節事務。消費者只是對問題食品 " 無情 ",一旦一款商品真的找到了提質之道,就算犯過錯,消費者也是不吝給機會的。
現代快報評論員 貳拾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