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有誤,(相關平臺的信息)正在更正。我們馬上發聲明。" 在奇瑞控股集團副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金弋波對財聯社記者作出回應后,奇瑞方面的官方聲明接踵而至。
在聲明中,奇瑞控股稱,關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奇瑞汽車 ")股東及股份變化的相關信息有誤,相關機構和平臺的工商信息正在更正中。奇瑞控股表示,目前奇瑞汽車的主要股東及其持有的股份數沒有變化,前四大股東分別為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省信用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莞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立訊有限公司 LUXSHARELIMITED。其中,立訊有限的持股比例為 7.87%。
此外,奇瑞方面特別在聲明中強調,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12 月 5 日據天眼查 APP 顯示,奇瑞汽車于 12 月 2 日發生工商變更,其中立訊持股約 76.72%,為第一大股東。盡管奇瑞的聲明中澄清了這一消息,但立訊與奇瑞的 " 緣分 " 由來已久。
今年 2 月 11 日,立訊有限旗下控股子公司立訊精密公告,公司與奇瑞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奇瑞新能源擬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制造。協議簽署當日,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與青島五道口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協議約定立訊有限以 100.54 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 19.88% 股權、奇瑞股份 7.87% 股權和奇瑞新能源 6.24% 股權。交易完成后,立訊有限不對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及奇瑞新能源構成控制。
奇瑞的 " 混改 " 已歷時多年。2019 年 12 月,青島五道口以 75.86 億元認購奇瑞控股 30.99% 的股份,以 68.63 億元認購奇瑞汽車 18.52% 的股份。另外,青島五道口還從華泰資管、蕪湖瑞創受讓了奇瑞控股總共 19.56% 的股份。上述金額合計 196.01 億元。青島五道口分別持有奇瑞控股 51%、奇瑞汽車 35.58% 的股權,成為兩家公司第一大股東,并取代蕪湖國資委,成為奇瑞控股實際控股人。
然而,由于青島五道口的資金問題,其與奇瑞的混改并未徹底完成。而隨著立訊精密的加入和青島五道口的退出,奇瑞系控制權從青島又回到了蕪湖。
按照立訊精密的說法,與奇瑞的戰略合作," 公司并不造車 ",而是協同奇瑞開拓整車 ODM 模式。" 本次戰略合作將在打造合作造車 ODM 模式的基礎上,快速發展上市公司 Tier1 業務。目前,ODM 業務已有比較明確的落地項目,大約在未來 12-18 個月陸續投產。至于合資公司主要目標業務,預計將是國外傳統品牌車企的業務及國內新 SmartEV 品牌業務。" 立訊精密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
至此,立訊精密以 " 果鏈企業 " 切入到汽車領域。" 立訊上半年加快汽車核心零部件導入,在自動駕駛及智能座艙等領域均有較多產品擴張,包括線束、連接器、域控制器、中控屏、無線充電等,未來有望成為第二成長曲線。" 中金公司分析認為,此外,立訊通過自身產品優勢及 ODM 平臺導入了更多整車客戶,推動汽車 Tier1 相關收入持續快速增長。
盡管在混改過程中幾經波折,但奇瑞最終的目標仍是資本市場。9 月 16 日,奇瑞正式啟動 " 瑤光 2025" 戰略,并宣布 " 混改已經徹底完成 "。" 瑤光 2025" 戰略對奇瑞的資金投入提出了較高要求。 " 未來五年,奇瑞計劃投資 1000 億元專門用于技術創新,培養研發人員超過 2 萬人,其中,軟件人才比例要超過 50%。"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表示,這一資金相當于奇瑞控股集團 2021 年全年的營業收入(約 1056 億元)。
據了解,奇瑞計劃在 2025 年前實現 IPO,奇瑞旗下的一些優質零部件企業也有上市計劃。
立訊精密的加入,無疑將使奇瑞 IPO 之路充滿了更多想象。盡管奇瑞方面并未作出更多評價,但尹同躍曾公開表示:" 任何企業都不能變成獨立王國,我們都要聚焦自己的事。讓擅長的人去做他們擅長的事,大家相互合作。這樣社會效率才能提高,企業資源效率才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