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 ebike 頭部品牌 Aventon、TENWAYS 分別拿到紅杉和騰訊的最新一輪融資,整個 ebike 領域也熱上加熱,這個兼具 " 碳中和 + 短途出行 + 消費科技 + 智能硬件 + 出海 " 等完美標簽的賽道,也成為今年為數不多的投資熱點。
Ebike 的市場接受度上,海外整體要高于國內,其中歐洲市場滲透率最高,美國市場增速最快,根據德勤數據,2017~2021 年,歐洲和北美的 ebike 銷量增長了 156%,達到 640 萬輛,這也為國內 ebike 品牌商提供了良好的出海機會。國內品牌「大魚智行」2021 年在美國的銷量達到 90 萬臺,出海 ebike 品牌「URTOPIA」也在今年獲投。
品牌端的熱鬧之下,上游供應鏈的機會也值得關注。簡單來講,ebike 是普通自行車加上一套動力系統,其中以電機為核心的動力系統是其核心。成本結構上,電機系統占整車成本的 40~50%;產品性能上,ebike 的電機系統類似于自行車的變速器,它的性能往往決定 ebike 的整車性能。
從競爭格局來看,目前 ebike 電機行業呈現出寡頭壟斷的狀態,博世和禧瑪諾加起來占大部分市場份額,但隨之而來的是電機成本高、配合度低、服務感差等問題。國內廠商目前以八方為主,主要走性價比路線,在高端中置電機方面技術優勢并不明顯。
36 氪近期接觸的「川克 Truckrun」(下稱 " 川克 ")成立于 2017 年,位于中國的 " 兩輪之鄉 " 無錫,主營業務便是 ebike 電機系統的研發、生產及銷售,致力于在 ebike 中置電機的時代機遇下,做到中國第一、成為中國的 " 博世 "。
創始人卓嵐在兩輪車領域已有近 20 年經驗,曾在新日負責電機、車架等業務線,2013 年他在歐展中看到博世第一臺中置電機的發布后,便認為這是未來趨勢,回國后成立 ebike 電機公司,在 2015 年國內的共享單車大戰中,他也是最早一批給摩拜提供模塊的供應商。而后圍繞共享場景,其公司一共為摩拜提供 300 萬套模塊,為 Lime 提供 60 萬套滑板電機,這 400 萬套騎行數據不僅為川克的技術研發奠定了數據基礎,也錘煉了團隊在量產、品控和工藝等方面的積淀,產品的安全性和體驗感都更得以保障。
Ebike 電機主要分為中置電機和輪轂電機兩種,其中中置電機因置于車輛中間而得名。二者的區別主要在于性能不同、適用場景不同,一般城市通勤場景的 ebike 電機通常在 500W 以下,輪轂電機能夠滿足,而公路、越野等場景需要 500~1000W 的電機,中置電機更為適用。
據卓嵐介紹,中置電機的力矩傳感器安裝在五通中軸處,對騎行者的力矩和速度更加敏感,對車身的控制也更精準,好的中置電機往往能讓騎行者有 " 人車合一 " 的極致體驗。與此同時,由于 ebike 五通中軸處位置較小且受力最集中,對中置電機的整體結構和內部組件設計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出于性能、安裝難度的不同,兩種電機的價格也有較大差別,輪轂電機的客單價平均在 300~400 元,而中置電機則在 2000 元左右。
滲透率方面,目前 ebike 中置電機在整個市場的占比只有 20%,但預計 2025 年這一數字能在歐洲市場提升至 57%。而與高速增長不相匹配的是,目前博世、禧瑪諾等國際廠商的中置電機產品數量少、單價較高,國內廠商主攻輪轂電機,中置電機產品力較差。換言之,市場需求難以滿足,中置電機正迎來結構性增長機遇。
因此在產品布局方面,川克目前以中置電機為核心,產品線覆蓋中置電機、輪轂電機、滑板電機等。其中,一體化和套件化是川克的產品理念,卓嵐表示 " 產品集成度的提高,不僅能提高整車性能,還可以提高單套產品的客單價和毛利率 "。此外,產品的一致性、穩定性和良品率也是川克的優勢之一,這背后是其高標準的工藝技術和 12 項指標檢測體系。據稱,目前國內只有八方和卓嵐有這樣的指標檢測體系。
技術研發方面,川克采取的是平臺化研發體系,以此匹配 " 研發 - 生產 - 售后 " 的完整鏈條,目前在電機效率、轉矩、傳動速比、力矩控制及反饋精準度等關鍵指標上,均優于國內同行。另外在智能化層面,川克基于前期摩拜、Lime 等 400 萬臺電機的騎行數據,結合不同騎行場景,以數據驅動方式優化騎行體驗。
川克目前的客戶體系覆蓋 Top 競技品牌、海外高端品牌及共享平臺等,客戶數量在 100 家以上。據卓嵐透露,下一步川克將搭建歐洲和美國的售后體系,以此來提升在歐美市場的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美國是一塊處女地,市場統一、增速最快,適合創業公司成長,同時比起有通勤需求的歐洲市場,美國市場的需求更集中在休閑娛樂、戶外運動等場景,這意味著產品力突出的高性能產品更具市場 ",卓嵐告訴 36 氪。
據悉,川克目前已啟動首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團隊搭建及海外市場拓展,由藍鐘資本擔任長期獨家財務顧問。